李杰,农药一厂操作班长,1997年进入公司,先后在农药一厂不同岗位担任主操、班长。作为一名基层班组长,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实现着人生价值,在日常生产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曾多次被评为农药一厂“先进个人”和“标兵”。
他常说:“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2011年班长竞聘中,他以优异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再次胜出。他一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领班组成员开展“和谐班组”建设,推动班组成员提高整体素质。
在他们车间,由于工序多,生产线长,重大设备多,工艺复杂,管理难度大。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精胺、乙酰甲胺磷等产品的产量、质量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如何控制三甲酯的含量,保证精胺产品品质是他面临的新课题。在培训时,他跟着技术员一点一滴地学习,回来后拿着书本,边实践边摸索,每天对氨水浓度、氯化物的含量、三甲酯等化验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影响精胺质量的因子。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和汗水,终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不忘“传、帮、带”,对自己的操作技术从不保留重。在他和班组成员不断地摸索和精心操作下,精胺质量和收率大幅提高。以往“精胺无盐,不为精胺”的老思想根深蒂固,李杰作为车间的老班长,和班员一起,详细分析市场形势,让大家明白提高产品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员工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操作也随之更为精细。
“设备常擦不生锈,人要常学不落后”是李杰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设备只有常检查、常维修,才能保持正常运转。工段重大关键设备较多,光是各类电机就有几十台,保养工作量大,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停产。他将所有设备责任到人,明确分工,落实到位。设备点检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年来,他们班组没有发生一起设备事故。
他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环保,严肃劳动纪律,一年来他们班从未发生一起违章违纪行为。
付出就有回报,在李杰带领下,他所在班组一直是车间乃至农药一厂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