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管理视角
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集团公司成立四周年要说的话
来源: 中国化工集团 时间: 2008-05-09
  今天是5月9日,我们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立已经整整四年了。

  四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绩。通过重组整合和发展建设,几年来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增长91%,利润年均增长72%。到2007年底,集团公司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我们组建初期提出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2006年以来,我们积极“走出去”,先后完成了4家海外企业的并购工作,拓展了发展空间,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和营销网络,我们还在专业公司层面引进了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资基金,国际化经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应该说,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基本条件。从去年起,我们开始实施战略转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内涵式增长的要求,全面实施调整,开展了生产基地化、经营国际化、管理信息化的企业变革实践。在这个变革过程中,虽然初试锋芒,却见静海深流,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今天,我想和同志们谈谈我们面临的形势、公司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公民的若干原则问题。

  实践证明,我们集团公司组建初期提出的“老化工、新材料”的战略定位,符合中国化工行业发展的形势,适应在全球化工产业分工中我国化工企业应对挑战的要求。老化工,就是要走重组改造的路子,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改变中国化工行业小、散、弱的局面;新材料,就是适应新型市场的需求,通过差异化的发展,形成局部优势,在国际化进程中形成独特竞争力,争取后来者与先行者并行发展甚至后来者居上。宏观经济的景气、国际潮流的影响、资本市场的活跃,促使了我们加快建立大企业、大集团的步伐。我们这一举措的初步成功,说明我们适应了环境变化与形势发展的需要。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战略的成功首先在于战略的适应性。2006年,国际著名战略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在对全球3470名全球各地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成功的商业不仅在于执行,而正确的产品、市场和地域是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换言之,合适的业务、顺应环境的企业往往使良好的管理事半功倍,逆势而为者则会度日艰难。集团公司有个专题片叫《大道远行》,许多领导、客户看了以后都会问我,你们的“道”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说,道法自然,我们的经营之道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走正确的路。”其实,这和麦肯锡的观点是一个意思。兵法云:“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我认为这句话反映了战略管理的精髓。因势,是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为;利导,则要建立基于市场原则的机制和管理,形成不断学习、创新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我们企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公司发展的趋势,我觉得概括地讲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企业经营的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经济的全球化使中国企业同样要承担全球能源、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我们管理的相对落后现实需要许多补课式的投入。

  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就是低成本,不仅是指能源、资源、劳动力,也包括环境、资金和公用工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的升值,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程度的深化,我们的成本比较优势将逐步削弱。我们已经度过了低成本、高消耗、高增长的经济起飞初期,我们不得不告别粗放式经营的发展模式,我们还要应对更具成本优势的其它新兴经济体的挑战。作为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我们从事的虽然是基础产业,但不是资源行业或者垄断经营,我们的业务受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受上游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走高的因素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将会日益压缩。与此同时,我们的大多数企业还面临着国企改革和建设的任务,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资本开支比较大,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有待改善。我今年多次讲过,我们的企业,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和环保安全上,将要有更多的成本投入,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发挥集团功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科技水平,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为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公民的首要任务,也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句话是,大企业必须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将越来越不只是单纯的经济组织,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的,因此,要更加关注社会影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我们国企改革这么多年,一直在分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办社会的功能,向市场竞争的主体角色靠近,而社会变革的日新月异,又赋予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社会属性,这不仅涉及商业的监管、信用和道德问题,而且更是资源、环境、人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特别对化工企业而言,生产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尤为突出,这方面的约束将是严苛的、长期的、刚性的。去年的年度工作会议,我们重点提出了“零排放”管理的理念,许多同志还有疑虑,认为我们的标准是不是高了,毕竟系统内企业发展不平衡,许多企业还在达标排放的边缘徘徊。我说不是,节能减排决不仅仅是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问题,其实也是企业的经济问题,我们就是要自加压力,先走一步,争取主动。用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企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技术改造与创新、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以“零排放“为目标的持续改进,是借助社会舆论和监管的倒逼机制,实现企业必须按此标准脱胎换骨。在这个背景下,能不能达到环境标准的问题,也是企业生与死的问题。如果达不到“零排放”,说明企业的产能是负社会效益的,技术是落后的,自我改造完善的能力是虚弱的,迟早会丧失竞争力,不如早转型、早合并、早关门。因此,对于我们化工企业来说,“零排放”管理也是企业公民追求的境界。

  第三句话是,创新和精益管理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唯有学习和引进全球最佳实践,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向管理要效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不变的只有变化。没有哪个时期,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浪潮,如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也对企业经营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知识变得越来越丰富并且容易获取,各国经济彼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和渗透,企业变革和管理的借鉴迅速而广泛,在我们学习和追赶先进的时候,别人也在跨越和创新,市场的均衡性法则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被放大了。我们看到那些国际先进的化工企业,虽然是百年老店,却全无暮气,业务重组、资本运营、管理变革、技术革命等,如火如荼,实现企业常青的基因不是守成,而是不断地改革创新。

  在谈到我们实施国际并购的初衷时,我从来都说,我们的国际化经营,不在于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关键是形成协同效应,要实现双赢或多赢。简单地说,就是在产业、技术、管理等方面,我们国内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在学习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基础上创新,而不是简单地竞争。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精益管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不二法门。我呼吁同志们务必要高度重视,亲历亲为。今天,我再一次强调,信息化不只是信息部门的事,不只是领导的事,更不只是咨询顾问的事,而是每一个参与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干部和员工都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国内外专家认为,企业整体组织能力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组织能力的主要内容。好的、合适的信息与管理系统,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正效益,同样也会给参与建设和使用的员工带来职业价值的提升。有人担忧,信息化系统建成必然是要“减员”的,这是误解,如果有信息化管理能够使企业的运营效率更高,人均产值和利润更大,就如建设新的装置一样,怎么会减员呢?如果说要淘汰,也是淘汰那些不愿、不会、不能运用信息系统来工作的落伍者。因此,不断创新和引进全球最佳管理实践是企业公民的应有能力。

  其实我们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化工走到今天,国际化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也是艰难长征的开始。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工业化道路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历程,我们自豪;但我们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思想,是否也超越了他们上百年的积淀?值得深思。现实的选择还是要采取拿来主义,实施跟随战略,我们生存的法则,就是要使企业国际化,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经营管理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接轨,按国际规则办事。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全球化的,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全球化的。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我们必须首先遵循那些符合世界标准的企业行为原则,这应该是在国际化企业任职者的共同价值观,也是我们参照的基准、努力的方向,概括而言,这些行为原则主要有:

  信托原则。公司的管理者及所有员工要作为公司及投资者的受托人来行动。恪尽职守,勤勉地为公司争取利益,维护公司的经济健康,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回报;忠诚坦诚,只为公事使用职权和公司的资源,不从事与公司有利益冲突的活动,不利用公司的机密信息买卖公司证券或谋取第三方利益。

  产权原则。公司的管理者和所有员工要尊重公司的财产及权利,不侵占、不浪费,保护公司的资金和设备,保护公司的机密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包括尊重对手的知识产权。

  可靠原则。信守诺言、兑现承诺,认真履行承诺、合同和其他自愿承担的义务,无论是否构成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合约。

  透明原则。以诚实和公开的态度从事业务。始终保持诚实,尊重事实。遵守独立审计和财务报告标准,为投资者和客户提供相关准确、及时的信息。事关安全和健康的信息予以充分警示和标志;不欺骗,保留准确记录,在履行保密和隐私义务的同时披露重要信息,管理者尤其有义务保证自己履职和活动的透明度。

  尊严原则。尊重所有人,保护他人的健康、安全、隐私和人权,不采取强迫手段,各种行为能够促进工作场所、市场和社区的发展。尊重员工和客户的机密信息,尊重企业所在当地的文化,尊重客户的文化;优先选择在雇佣政策上重视尊严和人权的供应商和合作者,优先选择遵守健康和安全标准的供应商和合作者。协助员工培养技能和掌握知识,创造有助于个人发展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

  公平原则。要公平、自由地竞争,平等地对待所有各方,即对投资者、客户、员工、供应商和合作者采取公平交易、公平待遇、公平竞争和公平程序。

  公民责任原则。要做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遵守相关法律制度,不侵害股东的合法权益,遵守竞争法,遵守国内国际的环境法规及标准,及时纳税;保护公共产品,与公共部门合作,不容忍、不参与贿赂或其他腐败活动;保护并尽可能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就业、公共卫生、环境、安全和其他社会事业中积极参与,发挥带头作用,开展技术、产品、流程和方法的创新,为当地乃至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响应原则。与可能对公司活动有合理要求和担忧的各方沟通,对投资者、客户、员工和公众需求做出积极的响应。包括尊重股东的决议、建议和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要达到或超过客户的要求,对客户与协作方的投诉及时补救,提供服务,对员工的建议和诉求做出反应,建立沟通和协商机制。

  以上八个原则,是哈佛商学院的4名教授研究了全球领先企业的法律环境和企业准则,提出的符合世界企业标准的企业行为,我借用了他们的提法,针对其内容进行了中国化的阐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原则概括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共性,体现了市场经济要求的一些精神和理念,例如法治、契约、尽职、诚信,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包容与协商等等,这与我们公司提倡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与公司战略方向和工作重点是一致的,我之所以用引用的方式,是想告诉同志们,何为正当的、有效的企业规则和行为,全球也正在形成共识。

  我们一直在探索,在努力,但把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转化为共同的行动上,我们还有不少的差距。这是现代国际企业保持竞争力的起码要求,这是我们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必要准则,这是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行动指南。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纪检监督 | 友情链接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ICP13046076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65
中恒电国际信息技术与中国日报社联合设计制作
技术维护:中国化工数据中心 Email:56622999@cncic.chemchina.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05/25 11:57:47